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城市天气 城市天气

兰考县天气预报_兰考县天气预报15天30天

zmhk 2024-06-13 人已围观

简介兰考县天气预报_兰考县天气预报15天30天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兰考县天气预报”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兰考县天气预报_兰考县天气预报15天30天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兰考县天气预报”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关于诚信事例 2005年-2014字数在100到200之间

2.中央新闻联播里说的那位诚信包工头是谁?大年三十赶着回家给民工发工钱不幸发生车祸的那位…请详细说下他

3.关于黄河的任何资料

4.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颁奖词

5.和弟弟感人的故事

6.省直管市是什么行政级别。

兰考县天气预报_兰考县天气预报15天30天

关于诚信事例 2005年-2014字数在100到200之间

       信义兄弟

       2010年2月9日。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

        10日早上,弟弟孙东林打电话回家,发现哥哥仍未到家也联系不上。预感不妙的孙东林开车沿途查找,结果在河南兰考县人民医院发现了哥哥及家人的遗体,孙东林心如刀绞、痛不欲生。“我们家这个年是过不成了,但不能让跟着哥辛苦一年的工友们也过不好年。”沉浸在丧痛中的孙东林含泪决定先替哥哥完成遗愿。

        两天未合眼、没吃饭的孙东林赶回黄陂家中,通知民工上门领钱。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就给多少!钱不够,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就这样,在新年来临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工钱。

中央新闻联播里说的那位诚信包工头是谁?大年三十赶着回家给民工发工钱不幸发生车祸的那位…请详细说下他

        A. 信义助我圆梦作文600字

        倘若天空失去了云彩,那么它就蔚蓝得看不出流动的浮云;倘若大海失去了波浪,那么它就平静得掀不起一丝波澜;倘若帆船失去了风帆,那么它漂泊的方向就显得虚无缥缈;倘若人失去了信义,这个社会又会褪变成什么样子呢?

        信义是艳丽的鲜花,美化世界;信义是灿烂的阳光,温暖人间;信义是甘甜的清泉,滋润心田。

        有关信义的人灿若群星,有关信义的事浩如烟海。孙水林、孙东林就是其中的两颗,“信义兄弟”的故事就是那烟海里最动人的一朵浪花。

        当哥哥孙水林带着一家五口连夜赶回家乡,赶在春节前为跟着他打拼了一年的工友送去工钱时,心中揣着的是信义;当弟弟孙东林在悲痛的泪水里站起来,为了哥哥的遗愿东拼西凑发放工钱时,他念念不忘的是承诺。

        生命之花已凋谢,却把永恒的信义之树永驻人们的心中。一诺千金的分量,使我们敬然;言出必行的举动,让无德者汗颜。( 文章阅读网:sanwen )

        商家无视信义,才会出现“丰田刹车门事件”;官员失去了信义,才出现了河北王亚丽造假当官事件……没有信义,就没有和谐,没有信义,良心的天平就坍塌了。

        “生命诚可贵,信义价更高”,许下的承诺是欠下的债。没有信义何来尊严?当信义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诚实守信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约翰·雷曾说:“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守信则是长久之策。”信义就是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信义是一把尺子,衡量人与人之间真实的距离;信义是一抹阳光,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若无信,还有什么是值得依赖的?信义就是人身上最美丽的外套。

        B. 欲善人先善己的作文高中600字

        古语有训:“敬人者,人恒敬之。”同理,善人者,人亦善之。处于社会之大流,与人相处之法莫过于一言:“善!”善人亦善己,皆大欢喜。然善人之法如何?吾道:“仁智礼信义也。”

        仁,即仁爱。仁爱之心,能容他人所难容之事。《史记》有记:宋太祖宴二重臣于御园中,寻,二人醉,竞相论功于太祖前。此乃一大禁忌,本应重惩,而太祖却不动声色,遣送归之。次日,二人酒醒,始知犯了大不敬之罪,遽惶急请罪于殿。太祖乃佯曰:“吾亦醉也,不知尔所云。”太祖此举,显其宽宏大量,亦使臣下悉知其主乃一仁主也!益服主。

        吾乃一90后新人,岂不知此理?“以恕己之心恕人”,乃与人为善之一举。

        智,即智慧也。与人游乃一学问也,“智”亦其一要素,不可或缺。汉武帝时期,公孙弘时任宰相,因幼时家贫,生活窘迫,至于其任宰相一职时,仍节俭如故。以故一臣参其曰:“取厚禄,而食之用之如此平平,实乃沽名钓誉耳,以诈得‘清廉’之美名。”帝闻之,问其如是否。弘曰:“然也,其与臣私交甚密,亦知臣甚细。今面斥臣,切中肯綮,臣居三公而起居如平民,诚佯装清廉以沽名钓誉耳。若无其耿耿忠心,陛下怎能闻臣之过耶?”既闻,反以为其为人谦让,益敬之。公孙弘之言,将其与人相处之道尽见于人前,其所述无一中伤,反使人以为善也,此乃一大智慧,诚吾等之所共鉴。

        礼,即礼遇他人。吾读《三国》,深知与人游礼之重。观曹操、刘备之类,求贤若渴,礼节备至。操跣足迎许攸,下官渡,创史上以少胜多之奇战。备三顾卧龙于草庐,终得一地为王,与操、孙成鼎足之势。礼待人者,人亲之,助之。吾师其道,必人人友之。

        信、义二者,常形影相随。吾以为守信之人必为讲义之人,故并二为一而述。人曰:“人无信不立!”吾亦深信之。近观央视“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信义兄弟二人之事,令吾动容,为其工人得钱归乡,于大雪中前往送之,而不料,途中遭厄运,阖家尽丧。其弟秉承兄志,毅将民工所得悉数归之,此信义之举,使人不禁潸然落泪,国人为此肃然起敬。可见,谨守信义之人,人亦信之、依之。今以此育人,毋失“信义”之心!

        “仁智礼信义”,此君子之言行,亦为今人“与人为善”之准则,兼具此五字之德者,众人必亲之、友之、信之、助之,此乃人生一大幸事!种瓜得瓜,善人之举,亦如此也!谨记此五言,亲躬自历,己亦为人所善也。亦如今人所言:“遗人芳红,手有余香也!”岂不妙哉!

        C. 记一个讲信义的人600字作文

       

        不知其可也”,“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诚则是人,伪则是禽兽”,等等。因为古人对信义有着如此深刻的领悟,是以中国历朝历代史上都留下了许多感人的诚信故事。

        春秋吴国的季札以仁德名于那个时代,他在信义方面达到的“心诺”境界一直为后世所歌咏和赞叹。据记载,季札出使中原途经徐国时,徐君十分喜欢季札身上所佩的剑,但难以启齿想求。季札心里虽然知道,但因为还要去他国访问,就没有把宝剑送给徐君。等他出使回到徐国后,徐君已死。季札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他的随从问:“徐君已经死了,这是要送给谁呢?”季札说:“我当初心里已经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徐君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西汉栾布与开国将领梁王彭越为布衣之交,相随周游。后来栾布被卖到燕地为奴隶,并做了燕王臧荼部将,还跟随其一起反叛。兵败被俘后,彭越将栾布赎回,并向皇上刘邦谏言,让其做了梁国的大夫。此后,在栾布出使到齐国,还没返回之际,彭越被刘邦以谋反的罪名杀死,还被诛了三族。之后又把彭越的头悬挂在洛阳城门下示众,并且下命令说:“有敢来收殓或探视的,就立即逮捕他。”栾布回来后,违命前去收尸被捉拿。他尽数彭越功劳,并指责刘邦苛求小节而误杀功臣。刘邦听后,将其释放,并任命其为都尉。

        D. 关于信义的作文。最好结合信义兄弟的事迹,400到600字。明天交!!!!!!!!!!

        哥哥发薪路上遭遇车祸,弟弟忍痛“接力”还钱,近日发生在荆楚大地上的一幕令人动容。“无论多困难,绝不拖欠一分钱”,在哥哥一家遭难后,弟弟孙东林朴实而坚定的话语,折射出这对“信义兄弟”的道德魅力。

        这样的信义举动,源于20年来的承诺与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20年来,孙氏兄弟从未拖欠工人一分钱的工钱,他们用诚信践诺,靠信义发展。俗话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君子之财,取之有道。

        孙氏兄弟“接力还薪”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体现了做人的良知与品格,更反映了我们当前最需要的东西:社会信义。按照当下社会上某些人的逻辑,“信义兄弟”似乎也有理由拖欠农民工的工钱:孙水林本人被别人拖欠了许多工程款,因此,他再拖欠农民工的工钱,似乎也是没“办法”的事;哥哥一家5个人都走了,弟弟至少可以暂缓替哥哥发还工钱,而没有拿到工钱尾款的农民工,从情理上,似乎也不会因此紧追不放……从这个角度来看,孙氏兄弟的坚守更加可贵:信守承诺,宁可自己难,也不让他人忧。如此做人做事,谁不愿意和他们合作呢?

        孙氏兄弟的义举,当让那些恶意拖欠农民工工钱的不良老板,羞愧难当,无地自容。那些靠昧心钱致富的人,是否觉得手烫?有些人挖空心思、钻山打洞,可事业就是做不大、做不好,是不是可以从自己的德行上找找原因?

        毋庸讳言,信义的缺失,不只体现在农民工和包工头之间,一定程度上,它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有位劳模去世多年,生前的工资至今未结清,有关方面为此推来推去。如此事情,别说于理、于法所不容,于心、于情又何忍?还有一例,法院已终审判决,被告向原告还钱。可是,被告至今非但不还,还动用行政的力量,向上级 *** “说情况,讲理由”。如此无休止地扯下去,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也挑战着道德和法律的尊严。如此行事,和谐从何说起?如此环境,谁还再来投资?现实中,“开门招商、关门打狗”,正是一些地方长期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人、一级组织,都需要自律和他律。对不讲信义的人,当务之急便是,不仅要让他们在经济上占不到任何便宜,而且还要让他们为此付出沉重代价。比如,对恶意不执行法律的相关单位负责人,果断地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因为,一个良性的社会,应该通过一系列规则和制度,让守信义者得人心,让得人心者得财富。这样,善行义举才会有强大的依托,守信义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人无信则不立。诚信和道义,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实现科学发展的必备要素。感谢孙氏兄弟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里,给我们带来的温馨、感动和震撼,为我们这个社会培植了一方道德沃土。

        E. 以信义为题的议论文,600字左右

        信义无声动神州

        初春渐暖。

        从2月9日那个突发意外的寒夜算起,信义大哥孙水林离去已经二十多天了,但一位仁商风雪中赶路的身影依然清晰,人们的思念与感动久久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在这个风雪交加的春节,信义兄弟接力送薪的悲壮举动,带给了大江南北融融的暖意。

        在魂兮归来的日子,我们饱含泪水与敬意,写下这篇文字。为信义兄弟,也为像信义兄弟一样,隐藏于芸芸众生的角落,却在生命中默默坚守的人们。

        我们感动于信义的坚守,也感受着信义的伟力。

        这是于悲伤中被偶然发现的感动,事实上,它早就深深地植根于兄弟俩的生命中

        回家的决定,是在看完天气预报后,一瞬间作出的。

        刚刚从外面回到天津租住处的弟弟孙东林有些担心地说:“哥,天这晚了,你明天一早走不行吗?”

        面对弟弟的劝阻,孙水林没有犹豫:“不行,如果明后天大雪封路就回不去了,家乡的兄弟们还等着我赶回去发工资呢。”

        赶在大年三十前给农民工发工资,是孙水林作出寒夜出发决定的唯一理由,也是兄弟俩20年坚守的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孙东林没有再说什么。

        而再次见到哥哥,已是三天后的上午。孙水林静静地躺在河南省兰考县人民医院冰冷的太平间里。太平间外,大雪飞扬,积雪厚达10余厘米。一场车祸,让他30多年漂泊打工的步履永远停在了回家的路上,也让兄弟二人生死相隔。

        手足情深。孙东林久难自抑,泪洒如雨。悲痛之余,闪现在他脑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取出哥哥遗留在事故车里的26万元现金,赶回家把钱发给农民工,替哥哥完成遗愿。“哥哥虽然没有来得及跟我说,但看着他静静地躺在那里,这个念头就从我的头脑中蹦了出来,就仿佛我哥当面告诉我一样。”孙东林说。

        腊月二十九,接到电话的60多名农民工陆续来到孙家。“孙老板人都不在了,我们哪还能要这工钱?”领钱时,工人们满怀歉疚。“这本来就是你们的血汗钱,我哥在要给,不在了更要给。”孙东林硬是把钱塞到了农民工手中。

        钱账两清,孙东林如释重负。三天三夜的连轴转,他终于不负兄长无言的重托,让大哥清清白白地去了天堂。“信义兄弟接力送薪”的感人故事,在黄陂区泡桐街孙家所在的小小弄堂悄然上演,不为更多人知。直到一个多星期后的2月20日,孙东林给本报打来电话,反映哥哥及家人在这起车祸中的不幸遭遇,我们才在采访中,偶然发现了这份久违的感动。“对我和我哥来说,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年年都是如此,我从来也没觉得这是多么了不得的事。”时至今日,孙东林依然这么认为。

        20年来对信义的点滴坚守,时间与岁月的执着,让普通的沙子也拥有了珍珠般的璀璨

        翻开孙水林、孙东林的人生日历,我们发现,每一页都平凡如同海滩上的细沙,朴实无华。而经过20年来对信义的点滴坚守,时间与岁月的执着,让普通的沙子也拥有了珍珠般的璀璨。

关于黄河的任何资料

       暴雪前夕

       建筑商星夜启程送工钱

       今年50岁的孙水林,在黄陂区泡桐街算得上知名人物。

       在泡桐街开麻木车的李师傅说,说起孙水林来,大家都认识。20多年前,孙水林就到外地闯荡,由一个小木匠干起,最终成了北京一家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他除了自己发家致富外,还带着当地的不少村民前往北京、天津等地打工赚钱,给很多人都留下了好印象。

       据了解,这些年来,黄陂区跟随孙水林到外地打工的人,每年少则有几十人,高峰时达到200多人。

       孙水林的弟弟孙东林介绍,腊月二十六,哥哥从北京赶到天津,因为嫂子和3个儿女都暂住在天津。哥哥回到天津当晚,他还到哥哥家,吃了由嫂子亲手做的一顿晚饭。饭后6时许,哥哥到他所住的地方玩,看到网上的天气预报称,天津往武汉所经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次日将会有暴雪天气,若降雪太大,交管部门将有可能对高速公路实行封闭管制。

       哥哥当即决定连夜驾车回家。他说:“万一暴雪封路,不仅我与家人没法回家过年,更重要的是,我的手上,还有好几十名民工的工钱没发。”

       晚上7时许,哥哥迅速准备了26万元的现金放在车上,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连夜启程经京沪高速奔往武汉。

       兄弟连心

       拨打哥哥手机无人接听

       当天晚上,因担心哥哥的安全,孙东林没敢太早睡觉。当晚11时57分,他给哥哥的一个朋友打电话,闲聊时,对方告诉他,才与孙水林通过电话,孙水林开的车已进入河南境内。

       次日早晨7时许,他起床后,第一个电话,就是打给住在泡桐街上的父母,询问哥哥到家没有?得知没有回家后,他马上打了哥哥的手机,发现电话是通的,可没有人接听;他又拨打嫂子邹望娥的电话,电话通了也没有人接;紧接着,他又拨打了侄子侄女们的电话,发现也是没人接听……“当天上午,我轮番拨打他们的电话,打了100多次,可一直没人接听。”孙东林预感到情况不妙,就托付朋友帮忙寻找哥哥一家。与此同时,他开车往南兰高速行驶,沿途寻找。

       当天下午2时许,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他们的老乡江新文说,刚刚打通了孙水林的电话,结果有一个人接听后说,这部电话现在兰考县人民医院的太平间。

       遭遇不幸

       一家五口命殒南兰高速

       等孙东林从天津赶到兰考时,已是夜里12点多钟。他辗转找到兰考县人民医院管理太平间的工作人员高某时,才得知腊月二十七凌晨零时许,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由于路面结冰发生特大惨烈车祸,有20多辆车追尾,事故造成多人死伤,仅兰考县人民医院太平间就运来了8具遇难者的遗体。“我听了后,就担心得不得了,不知道哥哥一家是否就在其中。”孙东林说。当晚,他请求高某辨认遗体,高某称不方便,需要次日上午9时去辨认。

       焦急万分的孙东林等不到第二天早上,腊月二十八凌晨3点多钟,他与几个朋友一起,对兰考的几个事故车停车场进行查找,希望能发现哥哥一家的踪影,可一夜的寻找没有结果。当天早晨8时30分许,他早早地就到兰考县人民医院太平间的门前守着。当高某打开太平间的门时,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哥哥一家五口全都在里面躺着……

       事故待查

       带着哥哥26万工钱回家

       直到昨日,孙水林一家五口的遗体,仍存放在兰考县殡仪馆。

       孙东林告诉记者,当时,在隐隐约约感到哥哥一家遭遇不测的同时,他便开始寻找哥哥驾驶的轿车,因为车内存放着哥哥带回家准备给民工们发放的26万元工钱。

       后来,在河南省开封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支队第三大队民警的指引下,他在南兰高速二郎庙收费站附近,找到哥哥已被撞得稀烂的轿车。“当时,轿车前面的两个车灯还在闪个不停。”孙东林说。在交管部门,他没有查询到哥哥车上携带的现金的下落,他就打开哥哥轿车后备厢下放备用轮胎的地方,发现26万元现金完好无损地放在里面。

       孙东林介绍,负责此次事故处理的交警称,因春节临近,此次事故的处理可能要等到大年后。他便携带着26万元现金回到武汉。

       代兄还债

       60多民工领走33.6万工钱

       “平时从河南启程回家,仅仅需要4个多小时,可这次冒雪回家,我却花了10多个小时。”孙东林说。回到家后,因天气太冷,双脚都不知道是自己的了。他用两只水桶把脚泡了泡,便开始与家人商量:哥哥一家都是为了尽早赶回家发放民工工钱,才遭遇了不幸。为告慰哥哥一家的在天之灵,更是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他们一家人决定:在哥哥一家的后事尚没有办理之前,就先替哥哥向几十名民工发放工钱。

       因哥哥突然离世,很多的账目及账单都不清楚或不复存在。他们一家在通知所有的民工来领工钱时,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钱,“大家说差多少钱,我们就给多少钱”。

       去年腊月二十九,是孙东林替哥哥发放工钱的日子。泡桐街上与孙水林同在天津承接工程的彭定启说,当天,孙东林除发放了哥哥遗留在事故车中的26万元现金外,他还拿了母亲1万元的养老钱,以及从银行支取的6.6万元,发放到了60多名民工手上

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颁奖词

       黄河流域界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南北

       相差10个纬度,东西跨越23个经度,集水面积75.2万多平方公里,

       黄河全长5464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流域内石山区占29%,黄

       土和丘陵区占46%,风沙区占11%,平原区占14%。各地自然景观差异很

       大,尤其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十分严重。

       黄河流域属大陆性气候。兰州以上大部分为半湿润区,兰州以下,西北部为干旱区,南部和东南部

       为湿润区,其余为半干旱半湿润区。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春季蒙古高

       压衰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北上西伸,气温回升,降水增多;夏季大部分地区受西太平洋副热带

       高压的影响,盛行偏南风,水汽丰沛,是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时段;秋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衰退,

       蒙古高压向南扩展,降水开始减少,但常发生连阴雨天气。气温的地区分布特点是由南向北、由东向西

       逐渐降低。多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大于14℃,最低的地区小于-4℃。年极端最高气温为洛阳盆地44.2

       ℃,年极端最低气温为河源地区-53.0℃。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为

       秦岭,局部达900毫米以上。年降水最多的站为泰山顶达1108.3毫米;年降水量少的地区为内蒙古杭锦后

       旗、临河一带,在150毫米以下,年降水最少的站为内蒙古杭锦后旗的陕坝,只有138.4毫米。上游降雨

       强度较小,历时较长,暴雨极少,日降水量很少超过50毫米;中下游降雨强度较大,历时较短,暴雨较

       多。陕西、内蒙古交界处的乌审旗,1977年8月1日发生过一次特大暴雨,暴雨中心木多才当,10小时降

       雨1400毫米(调查值),超过世界最高记录;三门峡至花园口间,1982年7月底至8月初的一次大暴雨,暴

       雨中心宜阳县石 镇24小时降雨734.3毫米,也是黄河流域罕见的大暴雨。

       由于气候和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黄河的水文情况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

       特点:

       第一,径流的时空变化大。丰水年与枯水年的比值,干流为2.5~3.5倍,支流为2.5~40.8倍。各地

       区的年径流变差系数为0.11~0.53。多水区和少水区径流深相差140多倍。年径流系数最大为0.7,最小只

       有0.01。

       第二,汛期长、洪水次数多。一年中有伏、秋、凌、桃四个汛期,总历时长达10个月。伏、秋汛合

       称为大汛,由降雨形成。其洪水来源有兰州以上、晋陕区间、龙门至三门峡区间、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

       和大汶河流域。上游洪水涨落比较缓慢,历时较长,兰州水文站一次洪水历时平均40天,最长可达66天

       ,最短22天;中游洪水涨落较快,尤其晋陕区间的洪水陡涨陡落,历时较短,干流龙门站洪水历时平均

       46小时,最长80小时,最短20小时,连续洪水一般为3~6天,涨水平均8小时,最长30小时,最短2小时;

       支流洪水更是来猛去速;下游干流洪水主要来自中游,其特点与来源有关,但又受高含沙量变动河床和

       滩区建筑物的影响,往往使洪水演进规律发生异常变化。凌汛主要发生在宁夏、内蒙古和黄河下游两个

       河段,均由冰塞、冰坝壅水形成。黄河下游的冰情变化极不稳定,约有十分之一的年份不封河,有的年

       份则三封三开。60年代以来由于三门峡、刘家峡水库防凌运用,冰情有较大变化,凌灾有所减轻,但盐

       锅峡水库至刘家峡河段于1961~1962年度,青铜峡水库上游于1967~1968年度,天桥水库上游河曲河段于

       1981~1982年度都曾发生过严重冰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桃汛是宁夏、内蒙古河段开河时融冰水和河

       槽蓄水下泄形成的冰凌洪水,流至下游正值桃花开放季节,洪峰不高,涨落较缓。1972年后为了下游灌

       溉,三门峡水库调蓄桃汛水量,下游不再有桃汛洪峰。

       第三,含沙量高并且水沙异源。黄河上游兰州以上和中游三门峡以下水多沙少;黄河中游三门峡以

       上水少沙多,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携带大量泥沙进入黄河,支流窟野河温家川水文站最

       大含沙量达1700公斤每立方米。干流陕县水文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形成了居世界首位的多沙河

       流,由于河流含沙量高带来了特殊的产流、汇流、产沙和输沙规律,并造成河槽冲淤游荡,河床剧烈变

       化,水位变化无常。

       黄河水文工作是治黄的基础,是各项治黄工作的重要依据。黄河水文观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

       在大禹治水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就以树木标志水位;殷代(公元前13~前11世纪)又开始有描述雨情和

       占卜预测洪水的记载;战国时的慎到(公元前395~前315年)曾在黄河龙门流浮竹观察水流速度;秦代(公

       元前221~前206年)建立了报雨制度;西汉后期(公元前77~前37年)创造了雨量筒,开始降雨的定量观测;

       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对黄河泥沙进行过观测论述;隋朝(公元581~618年)设立“水则”观测水位;明

       万历元年(1573年)开展了“塘马报汛”;到了清朝(1644~1911年)自兰州以下多处设立水志桩测报水情,

       并在泺口观测过含沙量。黄河下游传递水情的手段也由快马改进为电话。

       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的黄河水文工作已发展到采用近代科学技术方法。1912年设立了泰安雨量站。

       1915年设立了支流大汶河南城子水文站。1919年至1933年又先后增设了黄河干流陕县、泺口、柳园口及

       支流泾河张家山等水文站和支流渭河咸阳、交口镇、阳平关、泾河船头等水位站。1933年陕县发生了一

       次大洪水,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造成了黄河下游的严重水灾,引起了国民政府对测报洪水的重视

       ,促进了黄河水文工作的发展。1937年黄河水文观测站点有增加,曾达到水文站(包括渠道站,下同)43

       处,水位站29处,雨量站185处。后因战争影响,一大批测站停测,1939年只有水文站26处,水位站4处

       ,雨量站80处。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又恢复到水文站60处,水位站33处,雨量站73处。建国前夕

       1949年尚有水文站44处,水位站48处,雨量站45处。民国时期还进行过部分水文资料整编,开展过水文

       分析研究,随着通信技术的改进,报汛手段除电话外又设立了专用电台,但总的情况发展仍然比较缓慢

       ,站网稀疏,设备简陋,技术粗放,资料不系统。

       建国后,党和政府对黄河治理十分重视,在治黄工作的推动下,黄河水文工作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50年代。建国初期,黄委会统一了全河治理,确定了治理黄河的目的是“变害河为利河,上、中、

       下三游统筹,干支流兼顾”的方针。黄河水文工作根据治黄要求,以为防洪服务为主进行恢复发展。

       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

       议》,治黄工作进入了由防洪过渡到治本的阶段。黄河水文工作除继续为防洪作好水文测报外,并为黄

       河治理规划、工程建设、河道治理、引黄灌溉、水土保持等全面服务。50年代末期,在国民经济“大跃

       进”的形势下,黄河水文工作也加快了建设步伐,在1958年和1959年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之后,

       1960年又提出“开展全面服务,保证治黄重点,大力支援农业,洪水枯水泥沙并重,大中小河兼顾,基

       本站、实验站并举,定位观测与调查研究结合”的方针,全面高速度地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建设过快、

       战线过长、工作不切实际的现象。总的来说,50年代是一个大发展阶段,水文站网已初步形成,水文测

       验已全面展开,测验规范己大力贯彻,实验观测分析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历年资料整编已全部刊印

       出版,逐年资料整编体系也已建成,水文情报预报,已在防洪防凌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黄河水文工作

       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0~70年代虽曾受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但后期又得到了恢复发展,稳步提

       高。在这一阶段里,由于黄河干支流相继建成了15个大型水库,支流上也修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库,引黄

       灌溉和水土保持面积不断扩大,使黄河水文自然变化规律受到了很大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治黄对水文

       工作提出了完善站网,提高测验质量,算清水账、沙账,加强水文情报、预报,深入探讨水文变化规律

       的要求。据此进行了调整发展站网,整顿加强设施,以土洋结合和开展协作的方法研究创造了适应黄河

       特点的测验工具仪器,改进了技术,提高了水文测报质量,开展了气象预报和水质监测,增加了服务项

       目,全面展开了实验研究和水文分析计算并开始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各项水文工作都获得了新的进展

       进入80年代,遵照国家“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和治黄工作确保防洪安全,合理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的精神,以改革为动力,以洪水测报为中心,研制、引进了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开始建立自动

       测报系统,逐步向现代化迈进。

       一、站网建设

       水文站网是水文工作的战略部署,建国后即以全面控制洪水、径流、泥沙为原则,恢复旧站,建设

       新站。1950年全河水文站即已恢复到民国时期的最高水平,1955年全河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已为

       1949年的4.7倍、2.7倍、13.8倍。1956年编制了黄河流域水文站网规划,为科学合理地建设站网提供了

       依据。1960年站网密度已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泥沙站网大大超过了一般河流。1960年以后,为了

       适应黄河流域自然情况和治黄工作的新变化,又修订了四次站网规划,其中60~70年代三次,80年代一次

       。60年代受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曾不适当地撤销了一大批测站。到了70年代逐

       渐恢复和发展并设立了一批小河站。1990年全河水文站网已有水文站451处(其中渠道站129处),水位站

       60处,雨量站2357处。其中属黄委会系统的分别为139、35、763处。全河水文站每万平方公里4.28站,

       为1949年每万平方公里0.52站的8.23倍。全河雨量站每万平方公里31.32站。水文站体制也由全部水文站

       常年驻站观测,改为大部分支流站实行站队结合。随着水文站网的逐步完善,黄河流域的径流、泥沙、

       洪水等各项水文因素的形成变化,已得到全面控制。

       二、水文测验

       (一)基本测验

       测验工作是水文工作的基础。建国后,各项基本观测迅速全面展开。在测验设施方面,除了进行高

       程和平面控制建设外,主要创建了适合各站特性的各种测验设施,用测船测验的水文站一般架设吊船缆

       道,山溪性河流架设缆车(吊箱)缆道,断面较窄河床比较稳定,漂浮物较少的水文站架设流速仪缆道。

       在洪水时用浮标测流的水文站都架设了浮标投放器。1987年全河已架设吊船缆道64处(其中黄委会系统37

       处),缆车和流速仪缆道252处(其中黄委会系统94处)。黄委会系统除黄河下游河面特别宽,游荡多变的

       夹河滩水文站外全部架设了缆道。兰州水文站还建成了半自动流速仪缆道,宁夏固原水文站架设了双刹

       型电动独轮缆道。电动升降缆车己作为中国水文业务技术经验之一,列入世界气象组织推行的《水文业

       务综合子计划》向各国推荐。少数使用机动船的站,则加大了马力,建立了机船组,提高了测洪能力。

       河口水文实验站建造了黄河上最大的600匹马力40.15米长的浅海测量船。

       在测验工具仪器方面,首先配齐了各站必需的测验和测量工具仪器,然后根据各站特点逐步改进提

       高。雨量观测,由雨量筒改进为自记雨量计和遥测雨量计,1990年雨量自记程度全河已达46%,其中黄委

       会系统达到60%。水位观测由直立固定水尺发展到活动水尺和各种适合测站特性的自记水位计、遥测水位

       计,1987年水位自记程度全河已达20%,其中黄委会系统达到24%。测速仪器由一般流速仪改进为防沙防

       草流速仪。测沙工具由直立式悬移质采样器改进为横式采样器,进而研制了同位素测沙仪。泥沙颗粒分

       析仪器初期为筛分析、比重计、底漏管,于1960年改为粒径计,1980年发展为光电颗分仪。

       测验规范是测验工作的法规,为了统一测验标准,提高测验质量,1951年黄委会首先制订了一个简

       单的测验规定。1956年后认真贯彻了水利部颁发的《水文测站暂行规范》,并制订了补充要求,改进了

       测验方法。在测流方面,对测流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过试验研究,不断改进提高。泥沙测验方面,建国一

       开始就十分重视,除了各站一般泥沙测验外,还有部分站开展了精密泥沙测验。1956年按测验规范规定

       改为输沙率测验。为了研究泥沙的形成、输移规律,1950年就开始在黄委会系统14个水文站上取样进行

       颗粒分析,到了80年代全河已发展到124站,其中黄委会系统68站。黄委会系统颗粒分析室也由1950年的

       1处增加到1980年的12处,后又调整为7处。

       冰情是黄河上又一种复杂的水文现象,观测冰情的站1960年全河已达400处,其中黄委会系统181处

       。为认真贯彻水文测验规范的规定,除一般冰情观测外,还开展了特殊冰情观测。

       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不仅需要掌握水量还必须了解水质。1958年开展了天然水为主的水化学成分

       测验。1972年开展了水质污染监测后,天然水化学成分测验与水质监测相结合。1975年建立了黄河水源

       保护和水质监测系统,增加了水化学成分测验站,布设了大量的水质监测站点。分析方法除天然水化学

       成分贯彻《水文测验试行规范》外,水质监测污染物分析均按特定的规范执行。80年代逐步引进了各种

       先进的分析仪器,改进了分析技术,分析质量已达到国际标准。黄河水质状况经过调查和对监测资料分

       析研究,基本搞清了黄河水质的主要水化学成分和矿化度分布情况。大量的数据和分析资料说明建国后

       黄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1990年低于三类水质的河长,干流为34%,支流达59%。

       水文调查是弥补水文定位观测不足的一项重要水文工作。自50年代初开始,黄委会就组织了多次黄

       河干支流洪水调查,获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如黄河干流三门峡1843年的洪水,洪峰流量36000立方米每

       秒;黑岗口1761年的洪水,洪峰流量30000立方米每秒;支流伊河龙门镇公元223年的洪水,洪峰流量

       20000立方米每秒;沁河九女台1482年的洪水,洪峰流量14000立方米每秒等,都是大大超过实测资料的

       罕见特大洪水。80年代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院将全河172个河段的调查洪水成果汇编成册,刊印出版。沿

       黄甘肃、宁夏、山东等省(区)也将调查洪水资料汇编刊印。

       由于测验工作不断充实,测洪能力不断加强,测流历时不断缩短,测验方法不断改进,测验精度不

       断提高,水沙不平衡现象逐渐减少,散乱的水位流量关系逐渐变为较规律的曲线,为治黄提供了完善、

       可靠的水沙、水质等资料。

       (二)实验观测

       为了掌握黄河的水沙特性,除了大量的基本水文测站外,还开展各项实验观测,探求水沙的形成变

       化规律。

       1953年首先在河口建立了前左水文实验站,进行黄河三角洲淤积延伸和尾闾摆动规律的观测研究。

       1956年开始在上诠、三门峡和三盛公相继建立了大型水面蒸发站,研究了水库水面蒸发和一般蒸发器与

       天然水面蒸发的关系,并为计算大范围陆面蒸发提供了资料。1957年在花园口游荡性河段建立了河床演

       变测验队,进行了河床冲淤摆动变化规律的观测研究。在高村以下的自然弯曲河段和由人工控制、半人

       工控制的弯曲河段建立了弯曲河道观测队,进行了弯曲河道变化规律的观测。1958年在陕北黄土高原地

       区岔巴沟设立了子洲径流实验站,观测研究了黄土地区径流形成变化规律和水土保持的影响。同年又设

       立了三门峡库区水文实验站,随着位山、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天桥、巴家嘴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

       程的修建,都相继成立了实验站(队),开展了以库区泥沙运行规律为主的观测研究。累计建立实验站(队

       )14个,测取了各种水文实验资料,撰写了大量的分析报告和专著,这些成果已在治黄规划、河道整治、

       水库建设管理运用、河口治理等治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资料整编

       建国初期,根据治黄规划的急需,1952~1956年对1953年前的全部黄河基本水文测验资料进行系统

       的整编,于1956年刊印出版。在此基础上,确定自1954年的资料开始转向逐年整编,并建立了在站整编

       、集中审查、复审汇编、刊印出版四个步骤和保证质量提高工效的制度。每年的测验资料一般隔年刊印

       出版。整编方法除贯彻全国统一规定外,又结合黄河特点进行了补充1976年开始试行电子计算机整编,

       1984年从国外引进了电子计算机,此后正式展开并开始筹备和建设水文资料数据库,以推动资料整编工

       作的改革。

       水文实验资料整编,自1960年整编三门峡库区实验资料开始,相继展开对各实验资料的整编,同时

       还进行了小河站资料整编,并在整编资料基础上作了五次黄河流域水文特征值统计。在70年代初还进行

       了黄河流域特征值的量算,将原用的黄河流域面积745000平方公里修改为752443平方公里,原用的河长

       4845公里修改为5464公里。

       截至1990年共整编刊印了各种水文资料368册,除提供水利部和黄委会有关单位使用外,还供应了

       其他165个单位部门应用。

       三、水文气象情报预报

       情报工作。向黄河防汛总指挥部报汛的水情站网,在50年代,由1949年的11处增加到1959年的404

       处。水情传递手段,一开始就采用了公用电报、电话和专用电台、电话相结合的通信网。水情拍报办法

       ,由简单的定时拍报,改进为分段次标准拍报。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水文情报系统。60年代,

       水情站网曾一度大幅度下降。1970年开始回升,70年代末稳定在500处左右。鉴于淮河1975年8月大洪水

       时水情信息不灵的教训,黄委会在三门峡以下建立专用无线通信网。自80年代初开始,在三门峡至花园

       口间建立自动遥测系统。现在黄委会水情部门建立了雨、水情信息自动接收、处理、传输系统,大大提

       高了水情传递时效。

       水文预报。1951年开展了黄河下游的洪峰预报;1955年发展到黄河中下游干支流的降雨径流和洪水

       过程预报;1959年又发展到上游,并全面开展了洪水、枯水、冰情,长期、中期、短期各种预报。60年

       代末到70年代,采取协作的办法,加强预报技术的研究,并组织了一次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黄委会

       的大协作,研究改进了黄河长期暴雨洪水预报。70年代末又组织了一次有关省(区)和流域水文、水利部

       门的协作,研究建立了黄河下游洪水预报系统。1975年黄委会成立了气象组织,由全部依靠沿河气象部

       门提供天气预报,改为自行开展天气预报,并与有关省气象台建立了汛前长期降水预报会商和汛期暴雨

       联防,把天气预报与水文预报结合起来,增长了洪水预报的预见期。1982年后,逐步推广运用电子计算

       机,并在三门峡至花园口间建立自动遥测联机实时洪水预报系统,改进了以三花间预报为重点的全部预

       报方法,提高了预报精度。天气预报也建立了卫星云图,测雨雷达及各种气象信息自动接收处理系统,

       并开始研究建立专家系统,改进预报方法,提高了预报准确率。黄河的水文、天气预报已开始接近国际

       先进水平。

       建国以来,黄河水文气象情报预报,已对历年黄河防洪、防凌工作提供了约300万站次情报,4000

       多站次预报,尤其在1958、1981、1982年的黄河大洪水中,准确及时地提供了洪水情报和预报,使防洪

       工作采取了有力的防御措施,以最小的损失取得了战胜各次洪水的伟大胜利。

       四、水文计算和分析研究

       这是治黄规划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是治黄的重要科学依据,建国以来进行了大量的工作。1954

       年编制《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简称黄河技经报告)时,对黄河干支流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

       的水文分析计算,同期还分析研究了黄河流域的降水和径流形成变化规律,此后在修订补充治黄规划时

       对有关内容又进行了深入分析计算。60年代首先统一了全河主要水文站的主要水文数据,确定了陕县多

       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23.5亿立方米,平均年输沙量为16亿吨,并围绕探求根治黄河水害的途径和三门峡水

       库改建,进行了有关水沙分析研究。鉴于钱宁1959年提出黄河下游淤积的主要成分是粒径大于0.05毫米

       的粗沙,1965年后对此进行了粗沙来源的调查研究。同期,1962~1965年对上游刘家峡至盐锅峡河段的冰

       塞开展了观测研究,提出了计算方法。进入70年代后,根据水利电力部(简称水电部)指示,黄委会编制

       了黄河治理规划,并以黄河下游河道治理和防洪为主进行了水沙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除搞清了黄河下

       游的粗沙来源外,还研究了黄河泥沙的输移规律,分析计算确定了黄河下游花园口的可能特大洪水流量

       为55000立方米每秒。同时,对三门峡、花园口的主要历史洪水进行了分析,系统研究了黄河下游的凌汛

       ,取得了不少有重大价值的成果。到了80年代在修订黄河治理开发规划时,再次进行了水沙分析计算,

       并对多年来分析研究的泥沙运行规律、历史洪水、黄河冰情、黄河水资源,以及黄河流域的气候等进行

       了综合分析,撰写成专著。还开展了高含沙浑水流变特性试验和水内冰、河曲段冰塞的观测研究,取得

       了许多宝贵成果。

       黄河的水文研究,自1981年撰写冰情论文参加国际冰情学术讨论会后,开创了黄委会参与国际学术

       交流的新局面,已有不少水文研究成果进行了十余次国际交流,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水文科研成果,推

       进了黄河水文研究工作的发展。

       建国以来,作为防灾减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基础的黄河水文事业,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投入了

       大量的资金,到1990年仅黄委会系统事业费就有人民币2.2亿元。建立了一支业务熟练、思想过硬的水文

       队伍。全河水文职工到1990年为4680多人,其中黄委会系统2500多人,已建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黄河水

       文系统。广大的黄河水文职工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尤其工作在水文测报第一线的水文职工,在十分困

       难的条件下,与暴雨、洪水、泥沙、冰凌作斗争,仅黄委会系统就有31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40多年中

       黄河水文工作已为治黄提供了大量的水文资料和水文气象情报、预报,水文分析研究成果,走出了一条

       具有黄河特色的水文事业发展道路,无论在黄河治理开发和流域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黄河是世界上水文变化最复杂、测验条件最困难的河流,尤其随着黄河的治理和流域经济发展

       ,黄河水文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文测报质量远不能适应需要,水沙量尚未完全算清,水文规律

       尤其是在新的变化中的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黄河水文工作者必须不遗余力地、孜孜不倦地在已取得

       的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站网,加强测报,深入研究,更加努力克服困难,使黄河水文事业不断发展

       提高。

和弟弟感人的故事

       钱伟长:

       赤子

       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孙水林和孙东林:

       信义

       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才哇:

       铁汉

       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地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郭明义:

       传人

       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舟曲泥石流中的中队长 王伟:

       砥柱

       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掩埋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漆黑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草原上的医生 王万青:

       仁者

       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吧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王茂华,谭良才:

       炽爱

       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狭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南京军区,何祥美:

       神兵

       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抢,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最美丽的洗脚妹 刘丽:

       姐姐

       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孙炎明:

       活着

       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感动中国特别奖:

       海地地震罹难的维和人员:

       八位维和英烈

       感动中国特别奖:

       K165次列车全体乘务人员:

       K165列车乘务组

       感动中国特别奖:

       中国青年志愿者:

       志愿者

       2011-2-14 22:18 回复

       真我王子

       49位粉丝

        2楼

       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将在今夜揭晓。本期《近距离》为您还原发生在节目录制现场的真实讲述。

        也许是巧合,这些素无关联、天南海北的故事拼接起来,呈现的仿佛是一本早已写好的书,每一个时代的页码上都站着一位我们的主人公,往下一页传递着“信”与“真”这两种质地极其坚硬的情怀。

        愿好人,有好梦。

       “感动中国”人物榜

        赤子科学家钱伟长

        “雷锋传人”郭明义

        “草原曼巴”王万青

        “舟曲之子”王伟

        “枪王”何祥美

        “玉树壮士”才哇

        最美“洗脚妹”刘丽

        “警界保尔”孙炎明

        “信义兄弟”孙水林和孙东林

        “火海救童婿丈”王茂华、谭良才

        “奇迹创造者”K165次列车组

        海地地震遇难8名中国维和人员

        2010上海世博会全体志愿者

       归国科学家(1946~) 钱伟长:百岁“赤子”

        2010年7月30日早晨,98岁的老人钱伟长溘然长辞,在他诸多辉煌的荣誉与贡献中,留给世人一门他认为最重要的科学——爱国。

        他用一生证明,只要对国家有好处,人的毅力与能力将发挥出惊人的极致。他本人的路径,更是几度以国家利益而改弦更张甚至重起炉灶。

        入学清华大学时,钱伟长以文科见长,中文和历史都是100分,数学物理加一起只有25分。然而,眼见国家遭受列强侵侮毫无还手之力,钱伟长痛觉“国家需要的是飞机大炮,不是诗歌文赋”,“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他为此改学物理学。一年后,他的物理科目成绩超过了70分,四年后,他成为8名优异的毕业生之一,并取得留学英国的资格。

        1939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突然爆发,钱伟长等22名“中英庚款董事会”公费留英学生所乘客轮在香港被征用为战争物资。耽误些时日,等到留学客轮来接时,这些留学生却把护照抛进了黄浦江!“因为我们听说轮船会在日本的港口停靠,全都不干了。日本那时候是侵略我们的敌人,怎么能登临敌国?”多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钱伟长微笑说道。将大好前途付之流水,是那一代国难当头的青年学生才有的热血与狷狂。

        1940年,钱伟长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师从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辛吉教授。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在美国科学界奠定了影响。1946年,钱伟长从洛杉矶起程,回到了他立志科学救国的母校——清华园。一般教授一个星期上6堂课,他却讲17堂课,且没有一点儿怨言。

        两年过后,金圆券通胀,钱伟长的工资是15万金圆券,“只能买两个暖瓶”,生活与科研都发生极大困难。钱学森提议钱伟长到美国工作一段时间,年收入至少是8万美元,使研究不至于中断。于是,钱伟长到美国大使馆注册。申请表格上有一项,“如果中美交战,你支持哪一国?”钱伟长答:“我支持中国,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祖国。”自然,他被拒签。这时,他已不是当初一掷护照的年龄,却丝毫未见得“成熟”。

        建国初,钱伟长认为“自己应该说真话”,力排众议,提议国家优先发展原子能。事实证明,没有“两弹一星”的成功,中国无法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1957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学术权被剥夺,在实验室扫地一年,后又下放农村劳动。在生前接受的一次访谈中,提及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钱伟长说了四个字:那无所谓。

       2011-2-14 22:24 回复

       真我王子

       49位粉丝

        3楼

       197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老人说:“我没别的要求,只要对国家好就行,我希望国家强大起来。”

        赤子,本义是刚出生的婴儿,比喻对祖国忠诚热爱的人。一位98岁的老人,在他的等身荣誉之后,获得了“赤子”的称呼。钱伟长的儿子钱元凯先生说:“我认为人们对父亲的敬意包含着对那一代老科学家的工作和人格的认可,而我的父亲是那一代学人当中的一个代表。13亿人民的认可,是他得到的最大的精神财富和鼓励。”

       普通工人(1982~) 郭明义:我的天真

        “我挣得非常多,吃得非常好。”光听这一句,根本想不到说话的是一名在别人眼中几乎一贫如洗的普通工人。

        郭明义,辽宁鞍山人,1982年复员到鞍山齐大山铁矿工作。从1996年任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1990年至今,他无偿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

        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是他的一半工资还多,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人们用这句名言来描述郭明义,用“雷锋传人”来形容郭明义。郭明义对自己却别有一解,当有人揶揄他“你这人太一条道儿走到黑了”,他正中下怀,对答如流,“哎就走到黑了”。

        与之相对的是,郭明义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他给妻子送过两件礼物,一件是结婚前买的一条红纱巾,另一件是前年到井冈山红色旅游时在工艺品地摊上买的一枚28元的戒指。他衡量价格和价值的坐标和别人不一样,他眼里的300块钱,能让家境困难没法过冬的孩子在上学时穿上一双暖和的新鞋,“很多人都需要我们伸出手来帮他一把”。

        郭明义的举动,让很多人想不明白,看不明白,猜不明白。可他说自己从没想过人们对他的评价和看法,做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动机很简单,只是因为“天真”。

        “天,就是天空,真,就是代表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当我做一些小事时,有着幸福感和荣誉感。为保存着童年仅有的一点天真的感觉,所以我要继续做下去。”

        他职位普通,收入不高,但心满意足。他把自己的生活形容为一连串的“好”,除了“挣得多、吃得好”之外,“睡得也非常好,每一觉都睡得特别死”,“一切都非常好,老伴也好,女儿也好,我整个生活都非常好”,“我们平静,富足,幸福”。

       支边医生(1968~) 王万青:“上海男人”扎根甘南

        在甘南草原上,王万青不需要反复解释一个贴上了“上海男人”标签的医科大学生为什么能扎根甘南,不需要分辨从他的思乡笛声中流淌出的是江南小调还是北方民歌,他也不需要挖掘自己40余年的坚守背后的“伟大”与“艰难”——在成为“公众人物”以来,王万青总试图说明自己选择的其实是一种“更快乐”的生活,但却无法向大多数人证明这一点。也许,他注定不被那些向他发出疑问的人们所理解。

       抓着马尾巴过黄河

        1968年的这一天,23岁的上海第一医科大学毕业生王万青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以知识报效祖国,服务少数民族边区,目标是遥远的甘南州玛曲县。

       2011-2-14 22:24 回复

       真我王子

       49位粉丝

        4楼

       在这之前,王万青从来没见过草原。但他不孤独,在那个年代,和他抱有同样想法的年轻人走出家门,沿着铁路、公路和土路,充涌到超越想象的远方。

        到了玛曲,王万青开始行医。让他揪心的不是异乡的寒冷与简陋,而是牧民们感谢的话。每一次抢救成功后,患者家属都要惊叹他“起死回生”、“做到了从来没有人做到过的事”。得救的病人把王万青拉到自家住的帐篷里,示意他“有什么喜欢的尽可以拿”。这样的情形,让年轻的医生明白过来,“以前草原上病死率有多高”。

        王万青从来不想,自己这个大城市来的医科高材生,在草原上走家串户为边区藏民行医的举动承载着多大的“意义”。在他眼里,只有病人。离家千里,他就是为了给人看病。

        他学说藏语,就从跟病人打招呼开始。

        “你来了啊,请坐。”

        “把大衣脱了吧,烤烤火暖和暖和吧。”

        请病人烤火总没错,玛曲地区寒冷,即便是夏天也得在帐篷里预备着火盆。王万青总结下来,用藏语寒暄,可以拉近牧民与医生之间的距离,这比一本正经、开门见山地问诊,效果要好得多。

        日子久了,牧民和王万青熟悉了,发现他的脚特别大,竟有30公分之长,穿的鞋接近47码。他们开玩笑似地送了王万青一个藏族名字“冈切曼巴”,“冈切”指的是他的大脚,“曼巴”是“医生”的意思,意即“大脚医生”。

        王万青渐渐得知,“冈切”在藏语里不光是“大脚”,还有“伟大”的意思,“可能古代的人认为,脚伟大,人就伟大”。还有,“藏传佛教中一个佛名也叫冈切,他很了不得。”来为牧民服务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会阴差阳错变成了一位“冈切”,不过在他看来,“叫我什么都行,无所谓。有了一个称呼,我和病人之间的关系亲切了,很多药物不能解决的也都能解决了。这就好。”

        冬去春来,王万青在阿万仓乡卫生院的20余年时间里,每年接诊病人3500余人次,累计手术上万例。他建立了全乡3000余人的门诊病历,使全乡90%的牧民有了健康档案。

        他曾背着X光机、心电图机,骑马去冬窝子(冬季定居点)为牧民进行健康体检。为了开展计划免疫,他曾经抓着马尾巴冒险来往黄河两岸,那时阿万仓乡地域黄河上没有桥也无渡船。

       藏家女婿笛“情”万种

        魂归罗布泊的行者余纯顺曾被认为是“上海男人”的异数,扎根草原的王万青也无数次被“考问”——你是上海人,为什么不回上海?

        上海人一定要、一定会回上海吗?王万青觉得,以他个人之力,答不出这道由思维定势造成的问题。不过当一些朋友问他“何必那么苦,和自己过不去”的时候,他会老老实实地告诉人家:“我生活在草原上是快乐的。可能从物质上来说比不上大城市的生活,但从精神上讲,草原给了我人生的意义。这不是说大话,我愿意走这条路,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

        王万青离家时,行李里有一支笛。他不擅言辞,此后数十载,酸甜苦辣都化作悠悠笛声。想家时,他吹起《上甘岭》里的《我的祖国》,面对着苍茫草海,吹出“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画面。寂寞时,他改吹前苏联的一支名为《草原》的歌曲,“讲的是一个红军战士受伤了,临死前在草原上唱了一首悲伤的歌。”

        笛声中,“返城潮”兴起了,王万青却和藏家女儿结了婚。“潮”退后,选择留下的王万青真的有些孤独了。大学同班的50名同学,当时有不少人都自愿或分配到了大西南、大西北边远地区,但后来通过考研、调动等多种途径,都相继回了上海或者周边的城市,有的出了国。同学聚会,王万青既盼又怕,盼的是见见老同学,重温旧时光,怕的是差距“明显”。他知道,国门开放,时代在向前走,而身居偏远的他和“一般的上海人”比起来,差异已经越来越不可弥补。

       2011-2-14 22:24 回复

       真我王子

       49位粉丝

        5楼

       王万青的哥哥也出国深造,成为一名访问学者。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王万青回沪探亲,哥哥正好也在上海转机,在家里,久别的兄弟俩相逢了。王万青坦然地对他说:“你已经去了第一世界,我呢,还在第三世界”。心理失落终究难免,王万青对自己说,都是为国家服务,吃苦就吃苦吧。

        多年来,妻子凯嫪是王万青的助手、护士和翻译,她把王万青引入了多姿多彩的藏民生活。王万青记得质朴的妻子对他说过的一段话,“你万一没有了工作,没有了工资,你到我们生产队来,我们养活你。”这让感动了很多人的上海男人王万青毕生感动。

       农民工(1990~) 孙水林、孙东林:劳动的尊严

        20多年前,湖北武汉黄陂区泡桐镇孙氏兄弟像周围许多年轻人一样,到异乡的建筑工地上谋生。

        出门打工的头几年,有一次,哥哥孙水林没领到工钱。沉默后,他对弟弟孙东林发誓,“将来我们当了老板了,不能欠一分钱良心账”。

        兄弟俩没命地干,终于在京津做出了一番事业,真成了老板,手下有几百名工人。

        当老板不难,当一个不欠薪的老板,难。但孙水林做到了。“春节前发工钱”是他对农民工的允诺,每年腊月二十九之前,老孙家的屋子里总是欢声笑语,人头攒动,领了工钱的工友欢欢喜喜回家过年。

        意外发生在虎年春节。

        2010年2月9日,孙水林从北京工地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民工发放工钱。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遇难。

        2月10日早上,孙东林打电话回家,发现哥哥仍未到家。预感不妙的孙东林开车沿途查找,结果在河南兰考县人民医院太平间发现了哥哥及家人的遗体。

        孙东林做出的第一个决定是:回家,完成哥哥的遗愿。

        “我哥赶回家就是为了给工人发工钱,发生了这样的事,我们家的年过不去也就算了,不能再让农民工兄弟也过不了年,不能让他们说我哥哥不地道。”

        60多位闻知消息的农民工聚集在孙家,他们来表达哀悼,表达“不算账了”。孙东林却说:“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我手上也没有账单,请大家凭良心报账,该给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在孙东林的坚持下,在没有任何凭据的情况下,农民工们口头报账领钱,到腊月二十九晚上8点,26万元已全部发完,孙东林本人又拿出了7万元填补缺口。这个总数目,与孙水林生前对弟弟说的大致相当。最后一位领到薪水的农民工感谢后离开,孙东林对哥哥唯一留下的女儿说:现在你可以出门大声说,你爸不欠人一分钱。

        余后大半年,孙东林为哥哥的丧事奔忙,不在工地上,可要来为他做事的农民工却越来越多,“去年是100多人,今年来了400多人”,做起事来,比他哥哥在时干得更好。他有些吃惊,“将心比心,带来特别多的好处。有良心,有好报”。

        社会捐赠给孙家的200多万元,孙东林用来成立了国内首家农民工意外伤害帮扶基金,为全国5亿农民工提供意外伤害救助。“哥哥用生命捍卫的这种诚信精神,我要继续坚守,永远不欠农民工的辛苦钱。”

       2011-2-14 22:24 回复

       真我王子

       49位粉丝

        6楼

       “外来妹”(1995~) 刘丽:我还有梦

        刘丽的故事从1995年开始,那年她14岁,中学没读完,因家境困难,只得走出校门,走出安徽颖上的老家,加入打工大潮,成为无数“外来妹”中的一个。

        “外来妹”在那时已经是社会上一个固定词组,它的流行得益于1991年播出的、讲述深圳第一代打工女性故事的电视连续剧《外来妹》,主题歌这样唱,“许多的爱我能拒绝,许多的梦可以省略”。

        刘丽是家中五个兄妹中的老大,辍学养家,似乎是责无旁贷的。“外来妹”中,有很多是刘丽这样的长女。她们在轰鸣的工厂车间,在气味难闻的染坊,在饭馆和酒店,在小商品市场,从早到晚勤奋出工,省下每一分钱,变成寄回家的一张张皱皱巴巴的汇款单,供弟妹们读书,以免重蹈她们走过的路。

        刘丽的弟妹最终没有考上大学,这让她迷茫了很久,似乎多年来的辛苦没有了着落。她这才发现,自己“想让这个村子里出两个大学生”的愿望是如此强烈,“是一种寄托吧,我自己想读书而没有读成,就希望让别人有书读”。她萌生了资助别的孩子读书的念头。

        需要说明的是,刘丽并没有多少钱。在外闯荡十几年,她先后到过湖北、江苏、福建等地,但苦于没有学历,挣的都是辛苦钱。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足底按摩师,俗称“洗脚妹”,月收入3000元。

        3000元,刘丽这样分配:500元用来租房和个人消费,剩余2500元,扣除给家里寄的一些,就用来资助贫困学生。

        她资助了老家村里20个贫困大学生。从2006年起,又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资助的人数从三五个上升到数十个。加上一次性的资助,刘丽以她微薄的收入,帮助完成了上百个孩子的读书梦。

        当同样是“80后”的女孩们打扮时髦、约会恋爱的时候,1981年出生的刘丽别着普通的塑料发夹,穿着工作服,日复一日地拎着沉重的足浴桶,敲开一扇扇客房的门。该结婚的年龄,没空找男朋友,同事取笑她,“你要带着那么多孩子出嫁,没有一个亿家当都不敢娶你”。

        到了休息日,刘丽把自己收拾整齐,怀着好心情,去学校里看她的大孩子小孩子们。他们,有的叫她阿姨,有的叫她妈妈,有的叫她姐姐。聊天时,有的学生对刘丽说起他学的专业,但刘丽听不懂,“那些矿业开发呀,电子呀,都是很高深的知识,离我很远,我只有听的份。听他们讲的时候,我觉得好神奇。”

        刘丽并非不想重拾课本,但现在的她没有空。出名后,她被网友冠以“最美洗脚妹”的称号,她的事业也引起了社会关注。

        “现在好忙,刚刚和人合作开了一个足浴店,同时也是一个公益平台,为更多的孩子提供资助。这是我的梦想,我为了这个梦想而坚持。”

        “我想学开车,想学英语,最想学的是管理,想把店管理好,赚了钱在我出生的地方建一个学校。”

        到今年寒假,刘丽已经整整失学16年。

省直管市是什么行政级别。

        1. 求姐姐与弟弟小时候两个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点点滴滴的事情,长大后回忆起来总会觉得很温馨和感动,虽然都是些日常小事,也许还是打打闹闹的长大

        这些事情没有经历过,仅是听说是不会感受到的

        2. 请给我推荐一些关于兄弟深情的感人故事

        他出生的那年,计划生育抓得正严,村里有生二胎的人家,不是要躲到外地就是被罚款。只有他,是光明正大生下来的老二,并非家中有权有势,而是因为他的哥哥,先天性脑疾,俗话说,就是弱智。

        1

        母亲扬着手里一根小竹竿,对哥哥说,永远不许碰弟弟,记住没?因为担心他会伤害弟弟,父母更不许他进他们的房间,即使是吃饭,也让他单独在自己的小屋里吃。他经常偷偷蹲在父母的房门外向屋里望去,看到弟弟时,就笑得口水顺着嘴角流了出来。

        其实他很小的时候,也曾被深深疼爱过,只是当年龄相仿的孩子已经学会说话走路时,他却目光呆滞,讲不出一个字来。检查出是脑疾后,爷爷奶奶把怨气撒到母亲身上,母亲便把委屈强加给了他,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挨上一顿打。

        有时,母亲在院子里抱着弟弟晒太阳。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兴奋地想摸摸弟弟的脸蛋,母亲像逃避瘟疫一样抱着弟弟闪到一边,大声呵斥他,不许碰弟弟,你想把病传染给弟弟吗?

        一次,父母不在,他远远地看着姑姑怀里的弟弟,还是傻傻地笑,流着口水。姑姑心一酸,向他招手,说,来,摸摸弟弟的手。他却迅速地躲开,口齿不清,断断续续地说,不……不摸,传……传染……

        那天姑姑哭了。他伸手为姑姑擦眼泪,依旧在笑。

        2

        弟弟慢慢长大,已经牙牙学语,有几次,弟弟伸着胳膊,蹒跚着向他走过来,他兴奋得手舞足蹈,只是母亲总会慌忙跑过来,把弟弟抱开。

        看着别的孩子手里拿着冰棒,他抿舔着唇,感到炎热而口渴。那些孩子说,你学狗在地上爬,就把冰棒给你。他学了,可他们并没有把冰棒给他,而是笑得前仰后合。

        一向动作迟缓的他猛地从地上爬起来,像疯了一样劈手就抢,那些孩子都吓呆了。他拿着冰棒高高低低地向家跑去,一路上,冰棒不断融化,待他跑回家时,就只剩下可怜的一点了。弟弟正在院子里玩,他趁着母亲没注意,把冰棒举到弟弟面前,说,吃,吃,弟吃。

        母亲只看着他拿着一根小木棍向弟弟比画,冲过来一把将他推开。他摔倒在地,仅剩的冰棒杆也掉在了地上,他痴痴地看了一会儿,哇的一声哭了。

        弟弟学会叫人了,可是从没人教他叫哥。他多希望,他能像所有的哥哥一样,被弟弟叫一声哥。为此,每当弟弟在院子里玩时,他就会在三米外的地方,吃力地大声喊,哥,哥。他想让弟弟听到,让弟弟学会叫他哥。一天,他继续喊着哥,哥时,母亲嚷他,一边玩去。这时,弟弟突然抬起头看着他,竟然清晰地叫了一声哥。

        他从来没有如此激动过,拍着巴掌跳起来,忽然跑过去,用力抱住弟弟,眼泪和口水一起流到弟弟身上。

        3

        他是自小被别人喊着“傻子他弟”长大的,他对这个称谓憎恶至极。所以他看着总是对着他傻笑的哥哥,心中充满厌恶 一次他又因为“傻子他弟”这个称呼和别人厮打了起来,他被那个同学压在身下,忽然对方的身体轻飘飘地离开了他,是哥哥。他从未见过哥哥使过这么大的力气,把那个男孩横空举起,摔在地上。男孩顿时在地上滚着喊疼。他害怕了,惹祸了,父亲一定会揍他的。那一刻他恨透了母亲,为什么生一个傻子给他当哥哥。他用力推了哥哥一把,气愤地吼,谁让你多管闲事,你这个傻子。哥哥被推得抵到树上,傻呆呆地看着他。

        那天,父亲让他和哥哥并排跪在地上,竹竿无情地落下来时,哥哥趴在了他的身上。忍痛颤抖着说,打,打我。

        没几天,城里的亲戚带来了没见过的糖果,母亲分给他八块,留给哥哥三块,这样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他理所当然地接受。次日清晨,哥哥在窗外敲着玻璃对他傻笑,踮着脚把一只手伸过来,脏兮兮的掌心里是两块糖。他愣了愣,没有接。哥哥再次伸手时,已变成三块糖。是哥哥仅有的三块糖,他含糊地说,吃,弟吃。

        不知为什么,这次他突然不想要,哥哥着急得跺着脚说不出话来,干脆把糖纸剥开,往他嘴里塞。

        当他吃下糖时,他清晰地看到哥哥眼里,流出了泪水。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父母乐得合不拢嘴,哥哥也高兴得又蹦又跳。其实哥哥并不明白什么是大学,但是他知道,弟弟给家里争了气,现在再也没有人叫他傻子,而是叫他“君旺他哥”。

        他离开家的前一天晚上,哥哥还是不肯进他的屋子,而是在窗外给他一个花布包,他打开,竟是几套新衣服。都是几年前姑姑给他们哥俩做的,或者是城里姨妈送的。

        原来,这么多年,哥哥一直都没有穿过新衣服。可是,他以及父母,却从未注意过。此刻,他才发现,哥哥穿在身上的衣服磨破了边,裤子短得吊在腿上,滑稽得像个小丑。他鼻子微微发酸,这么多年,除了儿时的厌恶,和长大后的忽视外,他还给过哥哥什么呢?

        哥哥还是多年前傻笑的模样,只是眼里多了几分期待,他知道那期待是什么。尽管哥哥不知道他在不断地长高,不知道衣服的款式也旧得他无法穿出门。但他还是假装收下了衣服,高兴地在身上比量,问,哥,好看不?哥哥很用力地点头,笑的时候嘴巴咧得很大。

        他在纸上写了两个字,“兄弟”。他指着“兄”字对哥哥说,这个字读兄,兄就是哥哥,又指着“弟”字,这个字读弟,弟弟就是我。 “兄弟”的意思就是先有哥哥,才有弟弟,没有你,就没有我。

        那天,他反复地教,哥哥就是坚持读那两个字为“弟兄”,间断却很坚决地读,弟,兄。走出哥哥房门时,他哭了,哥哥那是在告诉他,哥哥心中,弟弟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弟,就没有兄。

        对一个农村孩子而言,大学生活显得分外精彩,他几乎忘记了还有个患脑疾的哥哥

        那次母亲在邮局给他打电话时,哥哥同去。母亲絮叨地说了很多后,末了,母亲说,跟你哥也说几句吧。哥哥接过电话后,许久许久没有声音,又是母亲接过来,说,挂了吧,你哥哭了,他在胸口比画着,意思是他想你。

        他本想让母亲再把电话给哥哥,他想告诉哥哥,等他回去,教他写字,给他带只有城里才有的糖果和点心,可是,他张了张嘴,却应了句,那就挂了吧。因为他看到寝室同学好奇的目光,他不想让他们知道,他有一个傻哥哥。

        暑假,他买了糖果和点心,路上,他塞了一块糖在嘴里,忽然想起儿时,哥哥强行塞进他嘴里的糖,喉头发紧,糖在嘴里,泛着微微的苦涩。

        第一次,他回到家就找哥哥,满院子地喊,哥,哥,我回来了,看我给你带什么了。只是,他再也没找到那个只会对着他傻笑的哥哥,那个年近三十了还穿着吊腿裤子的哥哥。父亲老泪纵横,艰难地告诉他,一个月前,你哥下河去救溺水的孩子,他自己也不会游泳啊,把孩子推上来,他就没能上来……父亲蹲在地上失声痛哭着说,我们欠那孩子的太多了!

        他一个人坐在河边,对哥哥的记忆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地闪现着。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纸,上边写着“兄弟”,那是他的字;下边是歪歪扭扭不容易辨认的两个字,只有他能看得出,是哥哥写的——弟兄。

        3. 有没有写关于兄弟的经典感人故事多找几个想找几篇感

       

        “信义兄弟”接力还薪

        事件回放:2010年2月10日凌晨,南兰高速上发生重大车祸。

        谁也没想到,为了践行“春节前给民工发薪”承诺,武汉市黄陂区建筑商孙水林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已回武汉的民工发工钱,连夜从天津驾车回武汉,一家五口不幸在车祸中遇难。

        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弟弟孙东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33.6万元工钱发到60多名民工手上。

        暴雪前夕,建筑商星夜启程送工钱

        今年50岁的孙水林,在黄陂区泡桐街算得上知名人物。20多年前,孙水林就到外地闯荡,由一个小木匠干起,最终成了北京一家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他除了自己发家致富外,还带着当地的不少村民前往北京、天津等地打工赚钱。据了解高峰时达到200多人。

        2月9日,孙水林从北京工地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暴雪封路。

        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而此时,先期回汉的民工也正渴盼着孙水林回来。

        遭遇不幸,一家五口命殒南兰高速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

        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遇难。

        10日早上,孙东林打电话回家,发现哥哥仍未到家。预感不妙的孙东林开车沿途查找。不久他接到了河南兰考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的电话,要他次日上午9时去辨认遇难者遗体。

        11日早晨8时30分许,他早早地就到兰考县人民医院太平间的门前守着。当工作人员打开太平间的门时,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哥哥一家五口全都在里面躺着……

        代兄还债60多民工领走33.6万工钱

        由于哥哥的后事处理尚需时日,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孙东林和家人商量决定,先替哥哥完成遗愿。

        除夕前一天,孙东林拿出哥哥遗留在事故车中的26万元,又从银行提取自己的6.6万元,加上母亲拿出的1万元养老钱,发放到了60多名民工手上。

        “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我也不知道该给每个民工发多少钱。(励志一生 //lz13.cn)我们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我们就给多少钱!”孙东林说。

        哥哥发薪路上遭遇车祸,弟弟忍痛“接力”还钱,2010年发生在荆楚大地上的一幕令人动容。

        “无论多困难,绝不拖欠一分钱”,在哥哥一家遭难后,弟弟孙东林朴实而坚定的话语,折射出这对“信义兄弟”的道德魅力。

        这样的信义举动,源于20年来的承诺与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

        20年来,孙氏兄弟从未拖欠工人一分钱的工钱,他们用诚信践诺,靠信义发展。

        俗话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君子之财,取之有道。

        孙氏兄弟“接力还薪”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体现了做人的良知与品格,更反映了我们当前最需要的东西:社会信义。

        按照当下社会上某些人的逻辑,“信义兄弟”似乎也有理由拖欠农民工的工钱:孙水林本人被别人拖欠了许多工程款,因此,他再拖欠农民工的工钱,似乎也是没“办法”的事;哥哥一家5个人都走了,弟弟至少可以暂缓替哥哥发还工钱,而没有拿到工钱尾款的农民工,从情理上,似乎也不会因此紧追不放…

        从这个角度来看,孙氏兄弟的坚守更加可贵:信守承诺,宁可自己难,也不让他人忧。如此做人做事,谁不愿意和他们合作呢?

        孙氏兄弟的义举,当让那些恶意拖欠农民工工钱的不良老板,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那些靠昧心钱致富的人,是否觉得手烫?有些人挖空心思、钻山打洞,可事业就是做不大、做不好,是不是可以从自己的德行上找找原因?

        毋庸讳言,信义的缺失,不只体现在农民工和包工头之间,一定程度上,它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有位劳模去世多年,生前的工资至今未结清,有关方面为此推来推去。如此事情,别说于理、于法所不容,于心、于情又何忍?

        还有一例,法院已终审判决,被告向原告还钱。可是,被告至今非但不还,还动用行政的力量,向上级 *** “说情况,讲理由”。如此无休止地扯下去,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也挑战着道德和法律的尊严。

        如此行事,和谐从何说起?如此环境,谁还再来投资?现实中,“开门招商、关门打狗”,正是一些地方长期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人、一级组织,都需要自律和他律。对不讲信义的人,当务之急便是,不仅要让他们在经济上占不到任何便宜,而且还要让他们为此付出沉重代价。比如,对恶意不执行法律的相关单位负责人,果断地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

        因为,一个良性的社会,应该通过一系列规则和制度,让守信义者得人心,让得人心者得财富。这样,善行义举才会有强大的依托,守信义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人无信则不立。诚信和道义,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实现科学发展的必备要素。感谢孙氏兄弟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里,给我们带来的温馨、感动和震撼,为我们这个社会培植了一方道德沃土。

        4. 求关于亲兄弟之间感动人心的故事

        《路遥文集》的〈平凡世界〉里的孙少平孙少安兄弟感情很写实也很感人,或莫言文集!

        5. 求一篇感人至深的小故事,题材为兄弟之间的感情

        他出生的那年,计划生育抓得正严,村里有生二胎的人家,不是要躲到外地就是被罚款。只有他,是光明正大生下来的老二,并非家中有权有势,而是因为他的哥哥,先天性脑疾,俗话说,就是弱智。

        1

        母亲扬着手里一根小竹竿,对哥哥说,永远不许碰弟弟,记住没?因为担心他会伤害弟弟,父母更不许他进他们的房间,即使是吃饭,也让他单独在自己的小屋里吃。他经常偷偷蹲在父母的房门外向屋里望去,看到弟弟时,就笑得口水顺着嘴角流了出来。

        其实他很小的时候,也曾被深深疼爱过,只是当年龄相仿的孩子已经学会说话走路时,他却目光呆滞,讲不出一个字来。检查出是脑疾后,爷爷奶奶把怨气撒到母亲身上,母亲便把委屈强加给了他,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挨上一顿打。

        有时,母亲在院子里抱着弟弟晒太阳。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兴奋地想摸摸弟弟的脸蛋,母亲像逃避瘟疫一样抱着弟弟闪到一边,大声呵斥他,不许碰弟弟,你想把病传染给弟弟吗?

        一次,父母不在,他远远地看着姑姑怀里的弟弟,还是傻傻地笑,流着口水。姑姑心一酸,向他招手,说,来,摸摸弟弟的手。他却迅速地躲开,口齿不清,断断续续地说,不……不摸,传……传染……

        那天姑姑哭了。他伸手为姑姑擦眼泪,依旧在笑。

        2

        弟弟慢慢长大,已经牙牙学语,有几次,弟弟伸着胳膊,蹒跚着向他走过来,他兴奋得手舞足蹈,只是母亲总会慌忙跑过来,把弟弟抱开。

        看着别的孩子手里拿着冰棒,他抿舔着唇,感到炎热而口渴。那些孩子说,你学狗在地上爬,就把冰棒给你。他学了,可他们并没有把冰棒给他,而是笑得前仰后合。

        一向动作迟缓的他猛地从地上爬起来,像疯了一样劈手就抢,那些孩子都吓呆了。他拿着冰棒高高低低地向家跑去,一路上,冰棒不断融化,待他跑回家时,就只剩下可怜的一点了。弟弟正在院子里玩,他趁着母亲没注意,把冰棒举到弟弟面前,说,吃,吃,弟吃。

        母亲只看着他拿着一根小木棍向弟弟比画,冲过来一把将他推开。他摔倒在地,仅剩的冰棒杆也掉在了地上,他痴痴地看了一会儿,哇的一声哭了。

        弟弟学会叫人了,可是从没人教他叫哥。他多希望,他能像所有的哥哥一样,被弟弟叫一声哥。为此,每当弟弟在院子里玩时,他就会在三米外的地方,吃力地大声喊,哥,哥。他想让弟弟听到,让弟弟学会叫他哥。一天,他继续喊着哥,哥时,母亲嚷他,一边玩去。这时,弟弟突然抬起头看着他,竟然清晰地叫了一声哥。

        他从来没有如此激动过,拍着巴掌跳起来,忽然跑过去,用力抱住弟弟,眼泪和口水一起流到弟弟身上。

        3

        他是自小被别人喊着“傻子他弟”长大的,他对这个称谓憎恶至极。所以他看着总是对着他傻笑的哥哥,心中充满厌恶。

        一次他又因为“傻子他弟”这个称呼和别人厮打了起来,他被那个同学压在身下,忽然对方的身体轻飘飘地离开了他,是哥哥。

        他从未见过哥哥使过这么大的力气,把那个男孩横空举起,摔在地上。男孩顿时在地上滚着喊疼。他害怕了,惹祸了,父亲一定会揍他的。那一刻他恨透了母亲,为什么生一个傻子给他当哥哥。他用力推了哥哥一把,气愤地吼,谁让你多管闲事,你这个傻子。哥哥被推得抵到树上,傻呆呆地看着他。

        那天,父亲让他和哥哥并排跪在地上,竹竿无情地落下来时,哥哥趴在了他的身上。忍痛颤抖着说,打,打我。

        没几天,城里的亲戚带来了没见过的糖果,母亲分给他八块,留给哥哥三块,这样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他理所当然地接受。次日清晨,哥哥在窗外敲着玻璃对他傻笑,踮着脚把一只手伸过来,脏兮兮的掌心里是两块糖。他愣了愣,没有接。哥哥再次伸手时,已变成三块糖。是哥哥仅有的三块糖,他含糊地说,吃,弟吃。

        不知为什么,这次他突然不想要,哥哥着急得跺着脚说不出话来,干脆把糖纸剥开,往他嘴里塞。

        当他吃下糖时,他清晰地看到哥哥眼里,流出了泪水。

        4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父母乐得合不拢嘴,哥哥也高兴得又蹦又跳。其实哥哥并不明白什么是大学,但是他知道,弟弟给家里争了气,现在再也没有人叫他傻子,而是叫他“君旺他哥”。

        他离开家的前一天晚上,哥哥还是不肯进他的屋子,而是在窗外给他一个花布包,他打开,竟是几套新衣服。都是几年前姑姑给他们哥俩做的,或者是城里姨妈送的。

        原来,这么多年,哥哥一直都没有穿过新衣服。可是,他以及父母,却从未注意过。此刻,他才发现,哥哥穿在身上的衣服磨破了边,裤子短得吊在腿上,滑稽得像个小丑。他鼻子微微发酸,这么多年,除了儿时的厌恶,和长大后的忽视外,他还给过哥哥什么呢?

        哥哥还是多年前傻笑的模样,只是眼里多了几分期待,他知道那期待是什么。尽管哥哥不知道他在不断地长高,不知道衣服的款式也旧得他无法穿出门。但他还是假装收下了衣服,高兴地在身上比量,问,哥,好看不?哥哥很用力地点头,笑的时候嘴巴咧得很大。

        他在纸上写了两个字,“兄弟”。他指着“兄”字对哥哥说,这个字读兄,兄就是哥哥,又指着“弟”字,这个字读弟,弟弟就是我。 “兄弟”的意思就是先有哥哥,才有弟弟,没有你,就没有我。

        那天,他反复地教,哥哥就是坚持读那两个字为“弟兄”,间断却很坚决地读,弟,兄。走出哥哥房门时,他哭了,哥哥那是在告诉他,哥哥心中,弟弟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弟,就没有兄。

        5

        对一个农村孩子而言,大学生活显得分外精彩,他几乎忘记了还有个患脑疾的哥哥。

        那次母亲在邮局给他打电话时,哥哥同去。母亲絮叨地说了很多后,末了,母亲说,跟你哥也说几句吧。哥哥接过电话后,许久许久没有声音,又是母亲接过来,说,挂了吧,你哥哭了,他在胸口比画着,意思是他想你。

        他本想让母亲再把电话给哥哥,他想告诉哥哥,等他回去,教他写字,给他带只有城里才有的糖果和点心,可是,他张了张嘴,却应了句,那就挂了吧。因为他看到寝室同学好奇的目光,他不想让他们知道,他有一个傻哥哥。

        暑假,他买了糖果和点心,路上,他塞了一块糖在嘴里,忽然想起儿时,哥哥强行塞进他嘴里的糖,喉头发紧,糖在嘴里,泛着微微的苦涩。

        第一次,他回到家就找哥哥,满院子地喊,哥,哥,我回来了,看我给你带什么了。只是,他再也没找到那个只会对着他傻笑的哥哥,那个年近三十了还穿着吊腿裤子的哥哥。父亲老泪纵横,艰难地告诉他,一个月前,你哥下河去救溺水的孩子,他自己也不会游泳啊,把孩子推上来,他就没能上来……父亲蹲在地上失声痛哭着说,我们欠那孩子的太多了!

        他一个人坐在河边,对哥哥的记忆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地闪现着。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纸,上边写着“兄弟”,那是他的字;下边是歪歪扭扭不容易辨认的两个字,只有他能看得出,是哥哥写的——弟兄。

        6. 讲一个姐姐和傻弟弟的感人故事

        从前有一个智障姐姐,和一个傻缺弟弟,同时掉进了,水里,死了。

        7. 哥哥和弟弟闹矛盾最后被弟弟感动的故事

        哥哥和弟闹矛盾对对的也感动了因为弟弟对哥哥太好了

        8. 3个哥哥培养弟弟的感人故事

        小鹏养出来的感人故事还挺多的,因为这个的确也挺感人的,具体的你可以自己了解一下

        9. 自己和亲兄弟之间发生过什么感人的故事

        过年的时候。爸妈说要买衣服。可是没有很多钱,然后哥哥就没有要衣服。然后后来一直捡垃圾赚钱,为的就是给自己买一个新本子。

        10. 谁有和弟弟今年十一岁一样感人的故事,跪求大神。。。

        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有一个性格跋扈的女孩 遇见一只胆小的恐龙版 女孩总是欺负恐龙 发生了争执权 恐龙走了 女孩很想念恐龙后 来恐龙病了 女孩又去照顾恐龙 他们和好 后来女孩受到欺负 恐龙挺身而出 恐龙在经历中学会勇敢 女孩在友谊中变得温柔

       省直管市属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省直管县级行政单位也是指由省政府直接管理(其实也就是名义上的)但确仅享受地级市的社会管理和财政独的立部分权限,而且行政级别也还是隶属于原地级市管辖,比如河南省邓州市、永城市、兰考县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国家民政局官网上显示全国的省直辖县级市以湖北省三个(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最出名。

扩展资料

       实行省直管县的原因

       地级市的存在,一方面,像抽水机,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截留辖属县的资金,不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地级市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多了一个环节,反不利于政令的畅通,而且每年单工资损耗巨大。

       省直管县与所在地级市的关系:

       理论上,省直管县独立于所在地级市,拥有的权力与地级市相差无几。

       但目前,就实际实行情况来看,这种理想状态远未达到。市级政府部门从部门利益出发,以“代管”为由,阻滞“实权”下放。“比如,驾驶证、资格证、资质证、统筹缴费、汽车交易监管、招商项目审批、畜牧权限、民政权限、扶贫项目等,未能下放给直管县。”

       未来,真正“省直管”,将逐步实现

       但这一状况正在被改变,一个信号就是,2016年10月5日消息,河南5直管县主要领导调整,其中3位新任书记不再任原省辖市常委。

       目前10个省直管县一把手中,仅剩5个仍兼任原所在省辖市市委常委。

       这意味着,省直管县正在逐步与地级市划开距离,渐渐向省靠拢,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省直管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省直管市

       今天关于“兰考县天气预报”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